漳平城區有條“八一路”,是從東門至漳平一中的主街,長約1500米。它橫亙漳平老城,是老城最長的一條大街,也是最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商業街。從漳平縣首任縣令陳栗開創,歷民國時期改建,至撤縣設市后大規模改造,“八一路”及其建筑在500余年歲月中給人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明成化七年(1471),首令陳栗主政漳平后的一項重要政績便是“列街坊”,即規劃建設以縣前大街為主街,連接若干支街巷的居民住宅和商業活動區。
這條主街在明清時期發展為四段:從東門至學口(今孔廟)路段,地處縣衙門口,名曰“衙口街”;從學口至三角坪路段,為通往學宮和縣署之路,無論學子或官僚,都希望平步青云,名曰“青云街”;從三角坪至三公廟前路段,開店的大部分為江西人,名曰“江西街”;西門外至鹽館(今自主巷口)路段,兩邊分布打鐵店,名曰“打鐵街”。與這條主街相連,還有三條支街:縣衙門前至江邊的街道,處縣衙南門,稱“南門街”;學口至江邊中水門,稱“中水門街”;三角坪至窟仔尾(今菁城市場),通往“霞鳳堂”,稱為“霞鳳街”。
主街和支街兩邊都是店鋪,大都是外地人來開的。清代中葉,先有江西信豐一帶商人開設市肆,主要經營棉紗、土布、京果、煙絲等,半個世紀后逐步形成“江西街”,幾乎壟斷了整個縣城的商業貿易。清同治、光緒年間,繼有永春和九龍江中下游的華安、長泰、龍溪等地商人到此開店——永春人開木器店,華安人開南貨店,長泰、龍溪人經營百貨,商業日漸繁榮。
八一路上的古井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除夕晚,因燒香放炮引發火災,從縣衙口至江西街,整條主街及其支街幾乎完全燒毀,許多商家包括當時較大的衙口街萬興店、下巷萬隆米店、江西街的萬成海貨店均遭受重大損失,有的商人一蹶不振,商業為之衰退。其后,龍巖人紛至沓來開店,1920年代趨于鼎盛,有“無巖不成市”之說。資本金雄厚的大店,都是龍巖人開的,其中包含所有的布店、南貨店、紙燭店、條絲煙店。漳平人也開始開店經商,主要經營米店、藥店、糕餅店、豆腐店、肉攤、菜攤等小本生意。
在衙口街,知縣在縣衙代表封建王朝統攬全縣行政、司法大權,征賦役、斷民訟、壓民變,維護封建秩序。學宮(文廟)既是尊孔祭孔圣地,又是全縣最高學府(縣學),走出了許多科舉功名人物。此外縣衙前還有承流坊、宣化坊,鄉秀開先坊、進士坊(均為開縣首位進士曾汝檀立),計部大夫坊(為進士陳九敘立)等牌坊。
民國十七年(1928),漳平設立工務局,對老城進行大規模改建。重點將東門至西門彎曲狹窄的主街改直拓寬,拆除沿街兩側舊店面、房屋,重建成可供行人遮蔽風雨、下店上房的騎樓式店房。并把東門至三角坪主街改名為中山路;三角坪至教場圩(今漳平一中)改名為中正路。全長約1350米,道路從2—3米拓寬為6—8米。城區主要商店均分布在此大街兩側。同時改建的有南門街、中水門街和霞鳳街,分別更名為民主路、復興路和博愛路。兩側亦新建騎樓式店房。路面多用鵝卵石鋪砌,部分為沙土路。次年,三角坪首次在漳平歷史上出現汽車。民國三十四年(1945),縣長陳志謨拆除舊辦公樓,重建一中西合璧的新樓。
1930年代初期,境內匪亂猖獗,搶劫、綁架商人事件時有發生,商家普遍感到不安,外籍商人紛紛遷往漳州、龍巖,而本地商人熟悉鄉土人情,又逐步掌握經商理財之道,便漸次發展壯大。至抗日戰爭時期,漳平本地人在這條主街及其支街經營各行業的店鋪數量已超過外地商家,街市商店有200多家,商業頗有起色。
新中國建立后,1950年代將中山路和中正路進行整修,改鋪三合土路面,更名為“八一路”。將復興路、博愛路分別更名為新民巷、平等巷,民主路成為和平路的路段。1970年代,“八一路”及支街先后改鋪混凝土路面。
計劃經濟時代,“八一路”兩邊分布著電工機械廠、印刷廠、木器廠、二輕聯社、供銷社、供銷貿易中心、農資公司、工農兵飯店、理發社、照相社、鐘表社、中水門百貨商店、醫藥公司等國有企業或集體聯合社。改革開放以來,三角坪辟為小商品市場,平等巷建成菁城市場,每天在這里交易的人,熙熙攘攘,仍為主要商業街區。
“八一路”作為最早的城市主街,附近和兩邊還有中山公園、孔廟、進士第、城隍廟、三公廟、陳桂芳故居榖毅堂、朱德舊居“三合藥店”、陳祖康故居、陳善述故居、基督教堂等歷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以及著名書法家羅丹題寫的“菁城影劇院”等現代建筑。
1995年開始,“八一路”在舊城改造中,拆除了從東門至西門頭破舊住宅、公房和騎樓式店房,開發建設龍江大廈、華裕商貿城、工行大樓、匯盛名城和華龍高端商住樓盤。中水門至西門路兩側重新建成騎樓式商業步行街。“八一路”舊貌換新顏,店鋪林立,琳瑯滿目,廊道可遮風避雨,彩色瀝青路面干凈整潔,綠化美化,還有座椅可供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