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工蟻標本側面觀
近年來,一種紅褐色的外來螞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種擴散迅速的小螞蟻,不僅威脅我們的健康,也對生產和生態安全有很大危害。它就是全球上百種最具危害性入侵物種之一的紅火蟻,目前正是它的活躍期。
從南美而來
與其他很多外來物種入侵現象一樣,紅火蟻從原產地南美向外擴散分成了幾個階段。
在1918年前后,紅火蟻以土壤或植物根系攜帶方式傳入北美的莫比爾地區,經過10多年潛伏,它才被發現,并顯現出危害性。
在北美,紅火蟻完成了一次重大轉變,原本是只有一個蟻后的單蟻后制群體,但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多蟻后制群體,這使得它們的巢穴規模更大,也更具侵略性。之后,紅火蟻進一步擴散,并傳播到了美洲大陸以外的其他地方。
我國大陸首先記錄到紅火蟻的入侵是在2004年,當時廣東省吳川地區的紅火蟻種群已成規模。根據科學家推測,紅火蟻入侵我國的最初時間可能是20世紀90年代。但它到底是以何種方式和路線入侵我國,難以說清,甚至不排除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發生過多次入侵事件的可能。現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這種螞蟻活動的身影,并且仍在進一步擴散。
破壞力強大
紅火蟻最讓人忌憚的地方莫過于它尾部的螫針,強勁的毒液除了能夠給人帶來傷痛以外,還具有一定的致敏性。如果護理不當,蟄傷處還有發生二次感染的可能。此外,紅火蟻會成群地攻擊電子線路,造成電器損壞,甚至引發小型火災。
然而,紅火蟻的危害卻往往被低估。在入侵地區,由于紅火蟻競爭力強,捕食各種無脊椎動物及脊椎動物,明顯降低了其他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據統計,在紅火蟻入侵區,節肢動物物種豐富度降低40%。受到影響的還有脊椎動物,紅火蟻的毒液對小動物要比對人有效得多。在我國,目前至少已有22種鳥類、1種兩棲動物和18種蜥蜴受到了紅火蟻擴散的影響。
植物同樣是受害者。紅火蟻不僅取食植物幼芽和果實,還會搬移和取食植物的種子,改變其比例和生長分布,使當地的自然生態嚴重失衡。紅火蟻的活動還會改變表層土壤的理化性質,從而影響到整個表層土壤生態。
留心觀察避免傷害
在紅火蟻入侵地區,人們一定要留心觀察,以免發生傷害。特別是要留心那些微微鼓出地面的小土包,那可能是紅火蟻的巢穴。由于紅火蟻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建議普通人去直接處理紅火蟻巢穴。
如果不小心被紅火蟻叮咬,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處,疼痛劇烈可冰敷止痛。為避免傷口的二次性感染,有膿皰時要避免弄破。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外敷藥膏或者抗組胺藥物,緩解瘙癢與腫脹癥狀,但必須在醫生診斷指示下使用。
特別提醒,如果有過敏反應,比如全身性瘙癢、蕁麻疹、臉部燥紅腫脹、呼吸困難、胸痛、心跳加快等癥狀,或其他特殊生理反應時,必須立即就醫,以免發生危險。(作者系華南農業大學紅火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編輯: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