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這一戰略背景下,作為山東數字強省建設的龍頭城市,濟南率先提出打造數字先鋒城市,以數字賦能發展,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回首2022年,濟南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比達到17%以上,規模占GDP比重達到47%,發展水平躍居全國數字經濟城市前列。如今,數字濟南建設全面展開,從舌尖到指尖、從田間到車間,數字化轉型已逐步在城市發展的各領域遍地開花,不斷拓展著智慧便利生活的邊界,數字先鋒城市建設動能澎湃。
“城市大腦”激活“數智泉城”
“八點前過不了這個紅燈,我就得遲到,錯失本月全勤獎。”每天早高峰時,濟南市民王女士都仿佛在進行一場交通大考。只不過,一個停滯不動的紅燈就足以讓單位成為遠方。
走進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就看到“交通擁堵路段”“交通流量趨勢”“交通擁堵排行”等實時信息。“以前哪里堵了,得交警騎車去調整擁堵路段信號燈時長,效率非常低。”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通過智慧平臺可以對路口交通流量、流向進行24小時精準監測和分析研判,精準控制紅綠燈等交通信號設備。”
作為濟南“城市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大腦”讓信號燈學會了“思考”:“分區拓展式信號控制系統”使車輛通行效率提高了40%”;人臉識別、即時曝光等智慧應用管住了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
目前,濟南全市已有183個路口被濟南交通大腦綜合改造、152處交通堵點被打通,交通擁堵指數同比下降8.5%。
除交通狀況外,智慧大屏上的各類數據實時跳動著:從易積水道路到橋涵水位情況;從濟南規上企業的運行信息、項目信息,到“12345”市民熱線工單流轉進度……城市“數字體征”實時呈現,城市管理事項有序流轉。
目前,濟南市采用“同城三中心”+“異地多點”災備模式,建成了全國首個市級政務云,有5616臺云服務器在政務云運行,全市政務系統上云率達到了100%,已經實現了政務業務“應上云盡上云”。
“數字之治”,連接民心。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群眾反映突出、感受強烈的一項民生工程,更是數字濟南建設的“最后一公里”。
在歷下區,“親情E聯”平臺降低了獨居老人出現意外無人知曉的概率;在章丘區,通過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對社區“人、車、房、企”等要素的全方位管控……濟南立足社區資源和居民需求,打造多個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區樣板,社區更智慧,居民生活更美好。
“截至2022年,全市200個社區納入山東省重點支持建設智慧社區名單。2023年,濟南市智慧社區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擴面,要新建100個以上智慧社區,全力助推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濟南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說。
“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智慧文旅平臺大數據中心。顧玉雪攝
“智慧文旅”打開“詩和遠方”
以數字化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不斷滿足群眾“詩和遠方”需求的必然選擇。
今年以來,山東文旅市場復蘇動能強勁,從淄博燒烤、濟南超然樓亮燈到泰山日出、菏澤牡丹,一個個網紅打卡地熱度“狂飆”,山東也迎來了大客流。據統計調查,端午假期首日,全省重點監測的200家旅游景區,接待游客118.9萬人次,營業收入6455.8萬元,同比上年分別增長53.5%和60.7%。
假日市場繁榮有序的背后,離不開數字化智慧景區建設解決方案。
在濟南,數字技術的應用推動文旅業態創新,催生了一批數字文旅項目。
在山東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環形全景式展廳,通過視頻監控可以看到大明湖綻放的夏荷、趵突泉噴涌的水花、泰山磅礴的云霧,各景區游人如織的景致盡收眼底。“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智慧文旅平臺以實時更新的游客數據、詳細準確的用戶畫像、全方位的數據支撐點亮山東文旅新名片。
“目前,全省299家重點景區客流及視頻監控數據已被平臺收錄,預約購票、酒店訂房、消費投訴等都能一鍵搞定,真正實現‘一部手機游山東’。”山東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慶介紹。
據了解,作為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點項目,“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平臺充分整合全省文旅資源,致力于政府側、企業側、用戶側的監管、運營、服務的全面升級,正積極推動全省涉旅數據應接盡接,打造文旅產業“最強大腦”,加快構建全省文旅產業“一盤棋”格局。
目前,“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智慧文旅平臺已為全省3萬余家酒店、景區、商超等企業賦能,注冊用戶近300萬人,服務用戶近4000萬人次,在全國同類平臺中居于第一梯隊。
“一部手機游山東”,數字化發展不僅勾勒出齊魯大地的文化底蘊與秀美山河,在賦能文旅行業和促進產業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文旅”模式還將產業的消費潛力和市場價值進一步釋放。
在獲評為“濟南市消費集聚區”的歐亞大觀園,一名五六歲的小女孩正在3D全息艙內擺著各種可愛的造型,其影像通過AR虛擬直播技術同步傳輸到艙外的大屏上,吸引不少市民駐足體驗。
在這里,以巨型玫瑰、浪漫花路、3D全息艙、千層鏡為亮點的“元宇宙之夜”,就是歐亞大觀園用互聯網思維,把元宇宙搬進濟南夜經濟而走出的一條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運營新模式:
一方面以創意新穎的科技手段如智能穿戴、元宇宙等的應用,向游客展現文化IP的更多可能;一方面以沉浸式、強交互為消費者帶來新場景、新玩法,打造觸發身心的消費體驗。
當傳統與科技碰撞創意火花,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邁向詩意遠方。
濟南市歷城區數字規劃藍圖。顧玉雪攝
鄉村治理搭上數字化快車
亭臺樓閣,青瓦白墻,一排排改造過的農房與連綿山谷、潺潺河水相映成趣,處處散發著現代氣息的馬山新城,讓人眼前一亮。
行走在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一排排巍然挺立的新式燈桿引人矚目。“這是我們的智慧燈桿,不僅能免費充電,還提供無線Wifi,也具備應急呼叫、公共廣播等功能,作用很強大,已經成為‘身兼多職的執勤員’。”馬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1年,濟南市長清區馬山鎮被確定為山東省數字鄉村試點鄉鎮后,馬山CIM基礎信息平臺應運而生,通過該平臺可全面直觀地掌握鎮域實時運行綜合態勢:在馬山CIM基礎信息平臺智慧大屏前,視頻監控畫面實時切換,車輛和人員流動情況盡收眼底,山林、街道等重點防控區域清晰可見……馬山CIM基礎信息平臺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向基層的延伸覆蓋,鄉村治理開始有了“智慧大腦”。
馬山鎮是濟南市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縮影。如今,從過去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如今踏上云端“乘風破浪”,村民的美好生活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事。”數字化在賦能鄉村治理的同時,也成了智慧農業的“好幫手”。
在歷城區董家街道的一個草莓大棚里,正處在育苗的關鍵時期。“一個大棚一季能收入十幾萬元。”農場負責人介紹,去年引入的大棚放風機智能控制器和水肥一體化設施,對增產增收起到了關鍵作用。“大棚要增產,控溫是關鍵。在手機上就能控制通風、澆水、施肥,真是方便多了。”
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與浪潮集團共同打造的智慧鄉村,同樣繪就了一幅智慧鄉村的嶄新畫卷: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3D可視化等高新技術,成功打造黨建引領下的數字鄉村治理體系,通過智慧黨建、平臺統管、一屏治理、多端聯動,實現三澗溪村高效率、精細化管理,為村民提供智慧化生活,構建智慧村居治理共同體。
鄉鎮智能化建設,為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當科技走進家鄉,智慧融入生活,更多的新“數字鄉村”故事正在書寫。